秋风拂面,硕果盈枝。9月23日,扎鲁特旗人民检察院、开鲁县人民检察院、阿鲁科尔沁旗人民检察院相聚扎鲁特旗,举办以“新时代基层检察机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三鲁论检”理论研讨会。此次研讨会议共征集论文29篇,其中获奖12篇,来自阿鲁科尔沁旗人民检察院的检察人员韩殿楠、郭智薇获优秀论文一等奖(郭智薇另获优秀论文三等奖);高云峰获优秀论文二等奖;刘新星获优秀奖。
研讨会上,扎鲁特旗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曲叶红指出,本次会议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思想、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积极回应新时代“三个善于”“三个管理”“三个结构比”“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等事关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命题和实践课题,从理论上破题、从实践中解题,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要善于从实践中去反思、总结、提升。深耕业务,从案卷、法律文书、业务数据态势分析中认真解剖盲区,围绕全面深化检察改革,一体抓实“三个管理”以及检察建议、检察意见及抗诉等检察监督手段、方式开展研究,不断丰富检察思想理论,同时还要加强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精度,做到言以致用,让检察理论研究更鲜活、更生动、更有生命力,推进检察事业迈向新高度。
扎鲁特旗旗委常委、副旗长杨会敏在讲话中表示,“三鲁论检”理论研讨会既打破了地域的壁垒,又搭建了这宝贵的交流互建的平台。有利于集中智慧,凝聚共识,有利于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激发研究的热情,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通过思想的碰撞和智慧的交流,产生的研讨成果,必将为推动跨区域基层检察工作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在专家点评环节,内蒙古民族大学法学院系主任、教授刘国利;内蒙古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白迎春分别对获奖论文选题、论证逻辑和内容方面给予肯定并提出建议,为后续检察理论工作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通辽市检察院党组成员、检委会专职委员崔粼在总结讲话中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议把检察理论研究纳入党组议事日程,对理论研究工作进行专门研究,总结状况,梳理问题,确定下一步工作,建议大家借鉴通辽市检察院做法,领导出题、部门领题,落实到员额检察官和检察官助理。二是完善实务机制。基层的理论研究是整个理论研究大厦的基石,基层的实践活动是非常丰富、生动的,应当把这种丰富性、生动性的真正的展现出来,需要一套完整的工作机制。三是是注重调研成果的转化。我们理论研究写出文章来是前半篇文章,真正把它用到实践当中去是后半篇文章。大家注重写论文,把我们心里的经验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更好,所以建议建立健全转化机制,实行项目落地评价,让理论研究成功有利推动各项检察工作。
此次会议,通过经验分享、专家点评,三地检察机关明确了跨区域合作的的重点方向,为深化合作奠定了思想基础。下一步,阿鲁科尔沁旗人民检察院将狠抓成果转化,让理论“落地生花”,确保理论优势快速转化为提升检察履职质效的实际动能。健全长效机制,让协作“行稳致远”,推动检察协作从“阶段性联动”向“常态化共赢”升级。强化理论引领,让担当“融入大局”,持续深化检察理论研究与实践融合,不断激发理论创新活力,以更实检察举措、更优司法服务,在服务大局中彰显检察担当,为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